《该怎么办》教学设计
安陆市洑水镇中心小学 杨继涛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该怎么办》
二、设计思想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安排了三幅图,讲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点酬劳,小明不肯要又无法拒绝,不知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我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话,在小组合作,多向互动中交际,来拓展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了图意,知晓交际的礼节,培养学生思考、倾听、表达、交往等能力,增强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办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多向互动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表演、采访的过程,以及在情境中互动中的师生评议,教师点拔、引导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遇到困难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点
讨论“该怎么办”,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角度想办法。
五、教学难点
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大方地与同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
1、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制作动画课件或教学挂图。
2、制作一个学生学习中会碰到的――不小心把颜料弄到同学新衣服上的动画片。
七、教学过程
(一)、打开话匣我会说
师:小朋友们,你曾经帮助谁,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说,活跃气氛,拉近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话题,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把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敢说,树立他们说的自信。]
(二)、创设情境我会讲
1、 看动画(或图片)。
师: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爱帮助别人,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好吗?不过,老师要请一部分小朋友先看,再把你看到的告诉其他小朋友,比比谁看得仔细,听得认真。
2、 讲故事。
师:看懂了吗?请把你看到的讲给旁边的同学听。
生:同桌交流。
师:听清了吗?请把你听到的告诉大家好吗?
(指名说故事,师点评出“说清楚”、“认真听”。)
师:故事讲对了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生:全班一起看图。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小明帮王爷爷取牛奶的画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讲故事的情境,学生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想说、敢说、乐说。]
(三)、结合实际――我会想
1、辩论会中说主见
① 师:王爷爷说:“如果你不收钱,我就不让你取牛奶了。”小明一听,可给难住了。他想问问大家:这钱,我是收下,还是不收?
生:自由发表意见。
② 师:到底收好还是不收好?我们来开一个小小讨论会,说说你的想法,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③ 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说清楚自己觉得要收下钱或不收钱的理由。
2、点子公司想主意,(表达不同见解,深化交流。)
师:听了大家讨论,我明白了,大部分小朋友都觉得应该不收钱,那怎样才能既不收钱,又能继续帮王爷爷送奶呢?我们来成立一个“点子公司”,让大家开动脑筋帮小明想想办法。
② 师:请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讲一讲,再听听他们的意见,评出一个你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小组内交流。)
③ 师:能把你想到的或听到的办法告诉大家吗?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想想哪个方法你最喜欢。(班内交流。)
④ 学生放开思维,大胆表达。师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适当提醒将方法说得更具体。
⑤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好办法,下面我们来评一评,说说哪些办法最好,好在哪儿。我们要给他一个“金点子”奖。(各小组讨论、交流、评议,老师及时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采用小朋友喜爱的小组合作形式(成立“点子公司”),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意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评议“哪种办法好,为什么好”能充分地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再现情境我会演
1 师:小朋友们帮小明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让我们这个小故事越来越精彩了,我们再一次走进故事好吗?请大家自己找好小伙伴,选择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办法,分配好角色,想想王爷爷和小明会怎么说,怎么做。下面就请朋友们把各自的“金点子”展示出来,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演一演。
2学生自由准备。
3 展示汇报。请学生上台表演,拓展情节,拓展语言。同时回扣教学要求,让孩子们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使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说、演的机会,允许孩子们对事情的处理有不同的认识,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鼓励与众不同,通过情景对话,还原生活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五)、联系生活我会做
1、播放动画片。美术课上亮亮一不小心把画画用的颜料弄到玲玲新卖的裙子上,亮亮很着急,玲玲也急得哭了起来……
2、思考:
①、如果你是亮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②、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摸拟记者采访。
①、教师示范当记者采访,评价。
②、学生互相采访,互评。
③、学生上台表演采访,评价。
4、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深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在采访中交流对话,互动评价,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锻炼把意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及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六)、拓展生活我会用
1、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很难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帮你想办法。
2、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为邻居或有困难的人做件好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
(七).教师寄语我能行
在生活中,免不了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解决。相信大家,一定能行!
八、教学反思
结合口语交际课的特点,为达成三维目标的落实,我力求做到:
1、立足学生实际,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
上课前我由“你帮助过谁?”这样一个话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既面向了全体,又帮学生树立了说的自信。
2、创设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有话乐说
①、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表演各自的“金点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话。
②、创设生活情境:结合颜料弄到玲玲新卖的裙子上这一生活中常会出现情境来引导学生交流想法。
③、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很难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帮你想办法。
④、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3、适时点拨示范,让每一个学生有话会说
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示范,让学生明了要用普通话说清楚,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懂得交往的礼节。
4、走向民主宽容,让每一个学生有话敢说
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表达,就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宽容的环境。教学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的运用,不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每个学生都敢说、想说、能说,都尝到成功的喜悦。